(万字大章)
加特林死了,但也没完全死,至少他的作品李锋拿到手了。
看着手中的十几张结构图纸,李锋非常满意。
虽然他也知道手摇加特林的原理,可加特林这个人留着绝对是隐患。
在图纸上修修改改,将方桉完善了一些之后,就带着去武器车间准备让人着手研发。
图纸变成样品可不容易,成品变成车间里流水线的成品更不容易。所以李锋得亲自盯着才行。
这段时间李锋一直待在新乡镇这里,因为新式野战炮已经进入车间可以量产了。
虽然时不时还要调整流水线,但相信再过几天就能开始为镇洋军换装进行囤货。
武器工厂最大最忙碌的车间就是弹药生产车间。不光是子弹需要制作,就连炮弹也需要大量储存。
虽然新式野战炮还没有量产,但炮弹已经开始率先储存了。生产线调整,跟火炮数据可没关系,所以提前生产炮弹没毛病。
“尽快将这种武器设计出来,供弹的话先用直板式弹匣,做出几挺样品出来再说。”
看着图纸上画着的复杂结构,又看了看李锋让人带过来的小麦去壳机,枪械工程师们纷纷点头。
毕竟一款大栓枪就让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虽然他们后来研制的变种产品有些辣眼睛,但总体来说还是让现在镇洋军的步枪改进了不少。
比如枪托底部加装的铁片,让枪托更有杀伤力。至少让白人团的士兵面对不听话的镇民时,威慑力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。
离开枪械车间,李锋准备回圣约翰斯去看看造船厂正在生产的第一代近海铁甲舰。
因为只需要在近海巡逻,所以船舷很低,这样可以直接用风帆商船的船底拿来改造,上面扣上一个铁盖子就能勉强使用。
火炮更是只有一门,安装在船上的圆形炮塔中,同时还预留了转管机枪的射击位置。
别看有些捡漏,就这种铁甲舰都让李锋的工业能力受到了挑战。
先是钢铁厂需要多加一个钢板锻造车间,然后又是炮塔的旋转问题,让蒸汽机设计人员们专门生产小型蒸汽机,连接在船舱里的大锅炉上。
最后是螺旋桨的制造,这种东西不用说,是这里面技术难度最高的东西了。
一边制造一边摸索,让进度非常缓慢。
“我们能在冬天之前将铁甲舰制造出来吗?”
李锋站在船坞外,看着热火朝天忙碌的造船工人们,表情有些担忧。
“少爷放心吧,现在已经进入正规了,铆接技术也因为流水线生产铆钉的问题得到了加强…”
说话的是从新移民中挑选出来的年青人,叫魏磊。
他的经历堪称倒霉,先是挺过了太平天国那不成熟的阉割技术,幸运的成为了太监。却因为洪秀全改变了注意,发了点银子打发他回家了。
养好伤之后却找不到活干,毕竟没有人会雇佣一个太监当长工,短工都是卖力气的活,魏磊还干不了。
眼看着要饿死的时候,发现猪仔船上管吃管喝,于是就混了上去。
接着就是被卖到马六甲种植园,因为脑子灵活,所以学了一口不错的英语。
会说洋文,他的地位就从普通工人变成了洋监工们手下的翻译。
吃的住的也比以前好上不少,手脚也不用继续带着镣铐干活了。
但好景不长,荷兰人开始大肆扩张,强行收缴了西班牙种植园主的土地,于是魏磊又跟着西班牙种植园主一起,被卖来海外,准备去挖矿。
船上因为条件不好,华人们杀了洋人水手夺船逃跑。两天之后他们没有回到伪清,却被一艘西班牙武装商船追上,被火炮击沉了船。
魏磊因为会说洋文,在水手打捞尸体的时候,他跟西班牙种植园主一起被救了起来。
被救的西班牙种植园主为了报答魏磊的救命之恩,忍痛准备把他卖到古巴换取回家的船票钱。
然后就被法国人抓到,并且被送来了圣约翰斯。到了这里他才算真正找到了组织。
被李锋安排进造船厂当个类似于监工的角色。但同时也吩咐他尽快熟悉造船厂的运转,以后造船厂不可能总是雇佣白人来管理。
“船厂最近有没有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?”
李锋不放心的问了一句,对于这个造船厂他是非常上心。
毕竟这关系着他能不能守住圣约翰斯以及整个阿瓦隆半岛。
“难题倒是没有,但咱们的战舰应该悬挂什么旗帜呢?”
魏磊思考了半天,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如今圣约翰斯港已经被他占据,但现在依旧还叫着这个名字,让华人们都觉得有些别扭。
还有阿瓦隆半岛的称呼也有些不妥,都已经这么久了,李锋也没想着改名。
李锋也觉得这个事情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了。旗帜的事情先放在一边,圣约翰斯港改名字的事情要立刻解决了。
“咱们的军队都叫镇洋军了,这里就叫镇洋城吧!”
本来李锋要把这里改名叫应天府来着,但考虑到这里根本不适合当做首都,所以就临时想了个名字出来。
现在圣约翰斯从原先连市区都没有完全被围墙保护起来的状态,变成了虽然缩水了一圈,但已经有了城墙的城市雏形。
就连后世信号山的炮台,也变成了棱堡结构的炮台,牢牢的将港口保护起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